新闻动态 NEWS
你的位置:168平台官网首页 > 新闻动态 > 1959年,毛主席在北京接见王家烈:在贵州,有没有见过钟赤兵
1959年,毛主席在北京接见王家烈:在贵州,有没有见过钟赤兵
发布日期:2025-03-09 06:05    点击次数:80

【前言】

1948年岁末,老蒋为了给他的岌岌可危的政权输血,动起了大西南的人力物力脑筋,于是,他大手一挥,让那些各省的大腕们回老家当起了“土皇帝”。

在这么个档口,王家烈大哥被提拔成了“贵州绥靖公署的二把手”。不过呢,这时候的王家烈心里头对老蒋那是一万个不满意,干脆来了个“不辞而别”,偷偷溜回了桐梓县老家,过起了逍遥自在的小日子。

1949年岁末,贵州迎来了翻身的日子,政府立马行动起来,派人把王家烈大哥从老家请到了繁华的贵阳城。省委的大当家苏振华和二当家杨勇,那可是亲自设宴款待啊,俩人对王大哥的决定那是赞不绝口——放着台湾不去,偏偏要留在这片热土上。他们满心期待地说:“王大哥,您可一定得加入咱们新中国的建设大军,为新贵州添砖加瓦啊!”

王家烈压根儿没料到,共产党的头头儿居然会这么实心实意地对待他。他心里那个激动啊,就像中了大奖一样,发誓说为了挽回以前的过失,往后他得豁出去了,为新贵州出把力,做点自己能干的事儿!

1959年那会儿,王家烈可是收到了个大大的邀请——去北京参加政协大会!会议开始前,他还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毛主席呢。一见面,毛主席那叫一个热情,像老朋友一样拍着肩膀问:“老王啊,日子过得咋样?现在忙啥活儿呢?”哈哈,亲切得就像邻家大哥在拉家常。

王家烈有问必答,聊着聊着,他突然话锋一转,笑道:“主席,说来惭愧,我以前可是个‘犯错小能手’呢!”

毛主席曾笑道:“只要你能转过弯来,站到咱老百姓这一队,那就是顶呱呱的!”

聊天眼看就要画上句号,毛主席冷不丁地抛出个大名——钟赤兵!

你听说了吗?在多彩贵州那片神奇的土地上,有没有哪位老铁碰见过他呀?

王家烈笑道:“说起来也是缘分,三年前在贵州的一次茶话会上,我跟钟将军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候啊,我不小心让钟将军的腿受了点伤,心里头那个愧疚哟,跟吃了苍蝇似的。可钟将军呢,人家那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反过来还拍着我的肩膀安慰我,让我别太往心里去,说他自己也不小心。这事儿,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钟将军真是个大度之人!”

【蒋介石:“不懂政治,缺乏战略眼光”】

1893年5月27日,王家烈这家伙,在贵州遵义桐梓县的一个穷得响叮当的农家呱呱坠地了。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他就靠着一副好身板,背盐巴赚点辛苦钱。后来,大概是觉得背盐巴不是长久之计,他一拍大腿,加入了黔军,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

话说1929年那会儿,贵州的大佬周西,在乱哄哄的争斗中不幸“退场”,留下了个大摊子。这时,他的得力助手毛光翔瞅准时机,一跃成了贵州省的“一把手”。不过,好景不长,毛光翔的省长宝座还没坐热乎呢,就被王家烈给“撬”走了。这王家烈啊,有个贤内助,那可是铜仁的大家闺秀万淑芬,有了她的神助攻,王家烈那叫一个如鱼得水,顺顺利利地坐上了“贵州王”的宝座。

说到30年代初那会儿,西南那块儿可真是军阀们的“小天地”啊!他们表面上对着蒋介石的中央政府点头哈腰,好像乖宝宝一样,但实际上呢?蒋介石在他们眼里,简直就是台活生生的“自动提款机”!没错,就是那种随叫随到,想提多少就提多少的那种。

四川的刘湘大哥、云南的龙云大佬、广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兄弟,还有贵州的王家烈老兄,这些不是蒋介石“亲卫队”的大佬们,都被老蒋列入了“黑名单”,打算一一收拾掉。他们心里头清楚,要是自己不抱成团,下一个被端的可能就是自己。所以啊,这些西南的军阀大佬们一拍即合,决定联手跟老蒋对着干,上演一出“西南联军抗老蒋”的大戏!

1934年的那个金秋十月啊,咱们中央红军可不含糊,说走就走,告别了江西那片红土地,一路浩浩荡荡,直奔湖南、贵州而去。到了12月中旬那会儿,他们可真是拼了老命了,跟国民党军在湘江那块儿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结果呢?哈哈,红军战士们英勇无畏,愣是把那铜墙铁壁般的湘江防线给撕了个大口子,然后嘛,就悠哉游哉地溜达到了湘黔边境,厉害吧!

你听说了吗?在那个12月18号的大日子里,咱们的红军可是踩着毛主席的点子,浩浩荡荡地向川黔边那块宝地——特别是遵义那儿——挺进啦!他们这是要干啥呢?没错,就是要开疆拓土,整出一个全新的革命大本营来,让革命的星星之火,燎原四方!

红军主力挺进贵州,这不就等于给蒋介石老兄往西南插了一脚嘛,简直是给他“中央”势力扩张送了个大礼包!他在西昌的临时指挥部,还跟陈布雷调侃说这事儿呢!

你听说了吗?四川、贵州、云南这三个地方,那可是各有各的小九九,自个儿玩自个儿的。要是共军溜达到了贵州,咱们就能顺势跟进去,这可比咱们大费周章地为了贵州特地出兵要来得巧妙多了!四川和云南那边呢,为了自保,也只能对咱们笑脸相迎,根本找不到啥理由拒绝咱们。这可是天赐良机啊,政治上的大好机会,咱们得好好把握!

然后啊,蒋介石给王家烈打了个电话,跟他说:“老王啊,你得听我指挥哈,然后呢,把你那部队并到何键的‘追剿’大军那儿去,一块儿玩儿去!”

王家烈一接到蒋介石的“圣旨”,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团团转。他琢磨来琢磨去,发现自己既没法儿跟“中央军”的大军说“不”,也没那个胆子单枪匹马跟红军硬碰硬。于是乎,他一拍大腿,决定还是乖乖听老蒋的话。一边呢,他想方设法给红军添堵,盼着他们早点打包走人,离开贵州这块宝地;另一边,他又悄悄地跟两广那边眉来眼去,打算留着点儿自己的小九九,以备不时之需。

接下来啊,王家烈琢磨着怎么跟红军过招呢,他直接去找薛岳大哥取经了。在薛岳这位老将眼里,王家烈带兵打仗,那可是有两把刷子的,不是吃素的!

1934年那会儿,湘江一战打完,王家烈心里头就琢磨开了:红军虽然在湘江那儿栽了大跟头,可人家那战斗力,还是杠杠的!想一口吃下他们,那可急不得!

说起来,王家烈这家伙可机灵着呢!他琢磨着红军啊,那是打算渡过乌江,一路溜达到四川去,跟张国焘、陈昌浩他们率领的红四方面军来个“大团圆”,靠着川陕那块宝地,好让队伍壮大起来。至于贵州嘛,红军也就是路过,不会赖着不走。于是,王家烈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决定还是自保要紧,不跟红军硬碰硬,耗那个冤枉劲儿,干脆就放红军一马,让他们继续赶路呗。

薛岳这家伙,压根儿没跟咱聊起红军的事儿,反倒是开起了“政治小灶”。“哥们儿,听好了,你政治圈里的头号对手,非李仲公莫属,对他,你可得瞪大眼睛瞧仔细喽!”结果还真是这位老兄,后来把王家烈给拽了下来,让他丢了帅位。

就像蒋介石给王家烈打的那个“差评”一样,这家伙政治头脑欠费,战略眼光也不咋地。他以为红军会乖乖地按照他的剧本走,渡过乌江,跑到四川去跟红四方面军手拉手。结果呢,红军可是实打实的“行动派”,直接冲着黔北就来了,那架势,简直就是要抢占地盘嘛!

1月7号一大早,红军就像变戏法似的,把遵义给“收入囊中”了!王家烈一听这消息,简直是血压直线飙升,心里那个憋屈啊,就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他琢磨着,遵义那儿好歹也有个师的兵力守着呢,怎么红军一来,就跟秋风扫落叶似的,轻松加愉快地给端了?他费尽心机打造的黔军,咋就这么不经打呢,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毛主席可没打算在遵义“安营扎寨”一辈子。为了跟敌人玩场“捉迷藏”,让国民党军队摸不着头脑,红军决定来个大动作——悄悄撤离遵义,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彻底打破他们的包围圈!

红军一离开贵州地界,王家烈心里那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他长长地吁了口气,心想:“这下可好啦!”

【钟赤兵:“擦破点皮不碍事!”】

在2月份那会儿,红军长征路上玩了一出“穿越火线”——一渡赤水之后,他们来了个大变身!红三军团的四个大块头师,嗖的一下子就变成了四个精悍的团,而咱们的钟赤兵大哥呢,摇身一变成了12团的政委,帅得很!但话说回来,后面还有十多万川军像追命鬼一样追着他们呢。这时候,咱们的毛主席,那可是智勇双全,一拍大腿,说:“咱们回贵州,再渡赤水,来个声东击西!”于是,他们先是一鼓作气,攻下了娄山关这个“小堡垒”,接着又马不停蹄,把遵义这座“大城市”也给收入囊中了。怎么样,这红军的战术,是不是既机智又幽默,简直就像是在玩一场真人版的“王者荣耀”啊!

王家烈被红军这招“杀个回马枪”整得晕头转向,只好硬着头皮,慌忙调集兵马前去迎战。

娄山关啊,那可是军事大佬们眼里的香饽饽,谁都想争一争。王家烈这家伙,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这儿的重要性,于是呼啦啦地在这儿摆下了好多兵马,那架势,就跟守护宝藏似的。

咱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他老人家可是个聪明人,他把攻打娄山关这个棘手活儿,交给了英勇的红三军团。然后啊,彭大将军彭德怀,那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他大手一挥,喊道:“12团和13团的兄弟们,你们这回得当开路先锋啦!”

接到任务后,咱们的钟赤兵大将军那是二话不说,带着12团就浩浩荡荡出发了。他们一路疾驰,终于在2月26号那天,悠哉游哉地晃到了桐梓县城,离那娄山关啊,就差30里地的小脚步啦!

经过十多天的长途“旅行”,咱们战士们的小腿肚子都快跑抽筋了,一个个累得跟霜打的茄子似的。正当大家打算找个地儿喘口气、歇歇脚时,钟赤兵那儿突然接到“加急电报”:13团的兄弟们已经在娄山关半山腰跟王家烈部队杠上了,两边正跟门神似的,堵在关口那儿谁也不让谁。听说自家兄弟在“干架”,钟赤兵哪能坐得住?二话不说,带着12团就风风火火地赶往娄山关口。咱们得赶紧去给13团的兄弟们助威加油啊!

钟赤兵大将军一声令下,12团的勇士们如猛虎下山,直扑娄山关的心脏地带——点金山!子弹嗖嗖飞,步枪砰砰响,手榴弹嗖嗖扔,好一场激烈的火力全开!就这么一顿操作猛如虎,12团的兄弟们硬生生地把点金山给“抱”进了怀里,牢牢占据了这个战略要地。

王家烈一听点金山那地儿被攻陷了,气得直跳脚,火急火燎地就开始调兵遣将,打算杀个回马枪,把面子给挣回来!

钟赤兵瞅见敌军嗖嗖地往这边冲,扯着嗓子就喊:“兄弟们,亮刺刀,抄家伙!”等那些家伙快靠近了,钟赤兵突然大喊一声,战士们嗖嗖地扔出一波手榴弹。钟赤兵呢,冒着烟儿,拎着马刀,就像一只下山的大老虎,猛地冲向敌军,那叫一个勇猛!

激战中,钟赤兵这家伙冷不丁一个踉跄,上半身嗖的一下子就跟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他的警卫员眼疾手快,嗖的一下窜到他身边,焦急地喊道:“政委大人,您这是挂彩了啊,来来来,我背您撤退,咱们撤!”

“小伤小痛,不在话下!赶紧搞定那些敌人!”钟赤兵噌地一下站了起来,抄起大刀,嗖的一下又冲进了敌群。

钟赤兵这家伙,硬撑了好久,结果“噗通”一下,直接跟大地来了个亲密接触,还顺便泡了个“血温泉”。就在这时,咱们的警卫员小哥风驰电掣般冲来,一把捞起他,跟抱个大宝贝似的,然后开始变魔术一样,给他包扎伤口,简直就是个行走的小护士!

警卫员那包扎技术可真够“独特”的,愣是给钟政委裹了十多层破布,结果血还是跟小溪流水似的往外渗。这家伙一看不对劲,立马脚底抹油去找卫生员了,同时还扯着嗓子喊人,让赶紧把钟政委这“英勇负伤”的事儿告诉团长。12团的团长一听,那火急火燎的劲儿,立马下了道“金牌令箭”:“你小子,赶紧的,把咱钟政委给‘空运’回来,一刻都不能耽误!”

钟赤兵这家伙,伤口还没让卫生员好好包扎上呢,就急不可耐地拖着那条受伤的腿,又蹦跶着去前线指挥战斗啦!真是个战斗狂人啊!

红军一举拿下遵义城后,立马有医生给钟赤兵处理伤口。但医生一掀开绷带,脸色刷地一下就变了,他惊呼:“哎呀妈呀,这伤可不轻啊,得从小腿往上咔嚓一刀,截肢才行!”

那时候红军医院的手术环境啊,简直就是“极简风”到了极致!别说啥高大上的医疗器械了,连麻药都找不到影儿。他们的“高端装备”啊,就是一把农民大哥砍柴用的朴实无华的大刀,外加一条断了半截、看上去更像是废品的木匠锯。这可真是,条件有限,创意无限啊!

这场手术啊,钟赤兵简直就是靠着一股子倔强劲儿给“扛”过来的!没错,就是那股子“我能行”的信念,让他硬生生地挺过了这一关。

【毛主席:“应该给你的腿立个石碑!”】

哎哟喂,咱们这位钟赤兵老兄啊,右腿不幸“退休”了,虽然命是捡回来了,但这伤口啊,跟个顽固分子似的,愣是不肯消停。这下可好,12团犯了难:是把他安置在老乡家里,让他悠哉游哉地养身子呢,还是让他变成“独腿大侠”,继续跟着大伙儿长征?这可真是个让人挠头的选择题啊!

最终,彭大将军一锤定音:“得嘞,就算得让三军团的一个整团来抬,咱也得把他给捎上!”

钟赤兵那英勇的事迹啊,没多久就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这不,毛主席二话不说,直接上门探望咱们的“小勇士”钟赤兵了。他一把拉住钟赤兵的手,笑眯眯地问:“小家伙,这回又挂彩啦?”说起来,早在那次轰轰烈烈的第五次反“围剿”大战里,咱们的钟赤兵就已经是个“伤号”了呢!

当毛主席那温暖的问候飘进耳朵,钟赤兵的心啊,就像是被春天的阳光照了个透亮,暖洋洋的。可他脸上啊,还挂着那么几朵“愁云密布”的小乌云呢!

为了逗乐钟赤兵,毛主席开玩笑说:“咱们应该在娄山关那儿立个石碑,上面刻上‘钟赤兵在此,右腿一只’的玩笑话。”不过这只是个笑话,实际上在娄山关战斗中负伤的钟赤兵后来得到了应有的医疗救治和荣誉。毛主席为了缓解钟赤兵的伤痛情绪,半开玩笑地说:“咱们得在娄山关竖块碑,上面写着‘钟赤兵英雄在此,曾有一只活跃的右腿’!”当然啦,这只是一个幽默的说法,实际上钟赤兵同志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可远不止这些呢。

你瞧钟赤兵那小子,还是整天耷拉着个脸,跟霜打的茄子似的,闷得跟葫芦里卖药似的,就是不吭声!

毛主席瞅着那小家伙,转头跟彭德怀打趣道:“你瞅瞅,这么小个人儿,英勇得跟个小老虎似的,绝对是个小英雄胚子!干脆,咱把他送到中央休养连去锻炼锻炼吧!”

在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暖心照顾下,钟赤兵那家伙的腿伤啊,一点一点地,居然开始跟他闹别扭,慢慢好起来啦!你说这事儿神奇不神奇?

之后,钟赤兵故地重游,回到了当年他受伤的地方,他打趣道,那时候心里头啊,就琢磨着怎么也得逮住王家烈那家伙,让他也尝尝同样的苦头,这才过瘾呢!

王家烈这家伙,虽然皮糙肉厚没挂彩,但老蒋可不含糊,一脚就把他给踹出了贵州的地界儿!

【王家烈:“我愿解除兵柄”】

在蒋介石心里啊,王家烈那家伙可真不是块当大官的料。所以呢,他就把鄂豫皖行营的秘书长李仲公给请来了,打算让他挑挑大梁。

老蒋发话了,说王家烈这家伙,居然放任他老婆万淑芬插手政务,到处显摆,把贵州搞得乌烟瘴气的。为了咱们西南地区的整体利益,贵州这块地方非得好好整治整治不可。你跟王家烈关系铁,所以啊,老蒋想请你出马,去贵州走一趟,好好劝劝他,让他把省主席的宝座让出来,专心带他的兵去。等王家烈挪窝了,这贵州省主席的位置,就归你啦!

李仲公一到贵州,立马就忙活开了,他四处搜罗关于贵州那边行政乱成一锅粥,还有财政上剪不断理还乱的事儿,然后一股脑儿地向蒋介石汇报了。蒋介石一听,大手一挥,写了张手令,直接任命李仲公为“贵州省的临时救火队长”——也就是“贵州省临时行政特派员”。这意思就是说,在王家烈暂时不在的日子里,李仲公就是贵州的大家长了,还得给他5万大洋作为临时打理家务的经费呢!

当红军像玩“过家家”一样四次渡过赤水河,还一路火花带闪电地向贵阳冲来时,老蒋急得亲自跑到贵阳坐镇。他一边忙着调兵遣将去追红军,一边又耍起了心眼儿,琢磨着怎么让王家烈这家伙卷铺盖走人。

在李仲公的“热情劝说”下,王家烈只好点头,同意把省主席的宝座让出来。不过,蒋介石这个“老狐狸”可没那么好糊弄,他还不满足,非得要把王家烈25军军长的头衔也给摘了,甚至还想把黔军整个队伍都赶出贵州地界呢!

在那个节骨眼上,王家烈的得力助手柏辉章,居然被蒋介石悄悄拉拢过去了。这家伙还玩了一手,派了自己手下的营长,带着俩连的兄弟,直接找王家烈要军饷来了!这下可好,王家烈本来就钱包空空,啥收入都没有,这一闹,面子往哪儿搁啊?有人就在旁边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嘀咕着:“连自己手下都摆不平,你这军长当的,也太逗了吧!”

王家烈这家伙,被里里外外的麻烦逼得走投无路,生怕哪天就翻了船,于是啊,他眼含泪光,给蒋介石写了封“深情款款”的信,大意就是:“老蒋啊,我这25军军长的位子,实在是坐不住了,您看,我是不是该撤了?”

王家烈在台上大放豪言:“我说啊,我打算把军权给卸了,给大伙儿带个头儿,自个儿出去溜达溜达,见见世面!”

老蒋一拿到那份辞职信,二话不说就给批了,还火速在报纸上给公布了出去,动作快得跟闪电似的!

王家烈一拍屁股走人后,黔军那25军的两个师,总共16个团,就被蒋介石大手一挥,整编成了两师四旅,团的数量还缩水成了八个。柏辉章这家伙倒是挺机灵,直接给自己捞了个102师师长的宝座坐坐。

说起李仲公啊,他本以为把王家烈这家伙踢出局后,自己能顺理成章地坐上那把交椅呢。结果呢,蒋介石大佬只是把他当成了踢走王家烈的一枚小棋子。王家烈前脚刚走,蒋介石后脚就把吴忠信给派到了贵州去当家做主。没多久,吴忠信就用“思想太前卫、个性太突出、团队合作有点难”这些高大上的理由,把当时正当着贵州财政厅长的李仲公给请出了局。

【钟赤兵:“我的右腿被借走了”】

1945年,抗战一结束,王家烈就跟着国民政府溜达到了南京。可没多久,蒋介石大佬一发话,王家烈就不得不乖乖地从军营里“毕业”,打包行李回了他的贵州铜梓老家,过上了悠闲的田园生活。

1947年那会儿,王家烈虽然已经“退居二线”好多年了,却突然摇身一变,成了铜梓县的“国大代表”。第二年,他还兴冲冲地跑到南京,去参加那个热闹的“国民大会”。说到大会上的“副总统”竞选,王家烈心里可有个小九九——他可不希望蒋介石力挺的孙科老兄坐上那把交椅。于是,投票前,他就像个老练的“经纪人”,派人满世界给李宗仁拉票,那架势,简直比自己参选还积极!

1948年岁末,“老蒋家天下”那可是风雨飘摇,快撑不住了。这时候,蒋介石突然想起了王家烈这位老兄。可王家烈压根儿就没给蒋介石面子,直接来了个“无视大法”。

贵州一解放,共产党立马向王家烈发出了“英雄帖”,诚邀他再度出山,担纲重任。这回王家烈可真是“二进宫”,又坐上了那把交椅!

从1954年开始,王家烈这家伙可忙了,他摇身一变成了贵州省的“代表专业户”,连续三届,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他都是座上宾。不仅如此,他还兼职做起了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真是多才多艺,身兼数职啊!

1955年那会儿,王家烈大哥一跃成了贵州省政协副主席,风光无限好啊!而就在同一年,咱们的钟赤兵兄弟也是大放异彩,被授予了响当当的中将军衔,真是双喜临门,热闹非凡!

你听说了吗?钟赤兵大将军那可是贵州军区的司令员啦!可巧的是,在一次热闹非凡的茶话会上,他居然和以前的“老对手”王家烈不期而遇了,这缘分,可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啊!

1956年那会儿,贵州省政府搞了个超有范儿的新春茶话大派对,邀请了各界的大佬们一起来high!在那个热闹非凡的场合,大伙儿聚在一起,就像一群智慧的火花碰撞,纷纷为贵州的未来发展支招献策,那场面,简直不要太燃!

钟赤兵和王家烈这两位大佬,居然同一天被请到了同一个局上!巧了嘛这不是,两人一碰头,刚准备寒暄两句,王家烈就憋不住了,一脸好奇地问:“敢问这位将军,高姓大名啊?还有啊,您这右腿,是咋回事儿,咋就没了呢?”

钟赤兵悠哉地开口:“我就是那个钟赤兵,记得娄山关那场大战不?我那宝贵的右腿,可就被您手下‘借’走了哦。啥时候能还给我呀,老兄?”

王家烈一听,整个人跟被冰水浇了个透心凉似的,直冒冷汗。他慌忙搓了搓手,心思嗖的一下就飞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过了老半天,他才缓过神来,双手合十,一个劲儿地点头,满脸愧疚地说:“哎呀,真是对不住啊将军!没想到我王家烈害得您丢了一条腿,这事儿我做得太不地道了。您看,能不能高抬贵手,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呢?”

瞧王家烈那脸色,跟白纸似的,钟赤兵心里一软,打趣道:“老兄啊,你都站到咱人民大军这边了,我要是还跟你秋后算账,那不成了不讲理的大老粗了嘛?”

这时候,王家烈还在那儿一个劲儿地赔不是,眼瞅着就要招来一群吃瓜群众看热闹了。为了赶紧给这场面按下暂停键,钟赤兵连忙一把拽起王家烈,一本正经又带着点儿调侃地说:“得啦,老兄,别再自责个没完没了啦,过去的事儿咱就让它随风飘散吧!”

在王家烈眼里,钟赤兵那家伙,简直是越来越有“巨人范儿”了!

1959年那会儿,王家烈有幸在北京跟毛主席面对面聊了聊。聊着聊着,就提到了钟赤兵这个名字,王家烈一听,心里那个愧疚啊,又跟毛主席连说了几声“对不起”。

话说1960年那会儿,咱们敬爱的周总理从东南亚访问回来,顺道儿到了贵阳。省里的头头脑脑们为了表示欢迎,摆了个挺热闹的宴席。王家烈先生也跟周总理坐到一桌去了!席间,周总理举起酒杯,笑眯眯地对王家烈说:“老兄啊,你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想当年,在解放前的那几十年里,你跟蒋介石那个老顽固对着干,愣是一次次没被他给吓倒,这股子硬气,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说完,两人一碰杯,那场面,别提多和谐了!

在1961年那会儿,蒋介石在台湾那是相当活跃,整天喊着要“杀回大陆”。这时候,咱们有位叫王家烈的老兄,他没闲着,给远在台湾的老铁白崇禧写了封温馨又带点小幽默的信。信里头啊,他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大陆上老百姓那叫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最后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劝白崇禧:“老兄啊,你看看这边日子多滋润,要不咱也回来享享福?”

1966年那会儿,王家烈老先生不幸在家中病倒了。你说巧不巧,就在8月11日那天,他老人家安详地告别了这个世界,享年73岁,走完了他精彩的一生。

#百家说史迎新春#